冰雪难浇热血,信仰点亮黎明--评电影《悬崖之上》

2024年03月29日 14:32   点击:

作者:2020级网络与新媒体1班 熊慧娟

奖项:荣获 第四届福建省高校“学问杯”影评大赛 优秀奖

 

一、 资讯部分

首先,在影片资讯上,《悬崖之上》是由张艺谋执导,全勇先、张艺谋编剧,于和伟、张译、秦海璐、朱亚文、刘浩存、倪大红、李乃文领衔主演,余皑磊、飞凡主演,雷佳音、沙溢、芮丹尼特邀主演的谍战电影,作为建党百年的献礼之作,于2021年4月30日在中国大陆上映 。

其次,在影片概述上,电影《悬崖之上》的背景设定在上世纪三十年代的伪满洲国时期,四名在苏联接受过特训的共产党特工回国,执行代号为“乌特拉”的秘密行动,互送王子阳出境,在国际社会上揭露日本人惨无人道的罪行。为了顺利完成任务,他们展现出了满腔热血,演绎了革命先辈坚定信仰,舍小为大,不畏牺牲,敢于牺牲的精神,为的是燃起燎原之火,点亮国家黎明的曙光。

这是张艺谋导演从业生涯中首部谍战类型的电影,他在采访中说道:“挣扎求生也许是人的本能,是人性,但牺牲是崇高的,我要展现的就是人的这种牺牲精神,舍小取大的一种情怀。”

 

65CF2

 

二、 分析性描述部分

在影片的主题上,影片以上世纪三十年代伪满时期为背景,讲述了四名共产党特工回国执行“乌特拉”行动,营救证人王子阳的故事。这四位特工分别是张宪臣、楚良、王郁、小兰。四人中,老张和王郁是夫妻,楚良和小兰是情侣,为了在执行任务中不被另一组暴露,两两拆开,组成了两个小组分头行动,但由于内部人员叛变,行动败露,四人从降落的开始便落入险境,处于敌暗我明的境地。影片中还有一个人物叫周乙,他是潜伏在伪满洲警局的一名共产党特工,每天游走在悬崖之上,稍有不慎就会暴露身份。他们在执行任务的过程中,和敌人斗智斗勇,都为此次任务做出了付出和牺牲,展现了革命者坚定信仰,舍小为大,不畏牺牲的精神。“乌特拉”在俄语里是黎明的意思,电影歌颂了历史上的革命战士,他们身处黑暗角落,奔走在寒风中,满腔热血为革命,展现了他们奉献,热血,和牺牲的伟大精神。影片除了家国情怀,战友情怀之外,还表现了亲情和爱情,这些情感都是人性中很美好的部分。导演不仅将革命者崇高的理想信仰和人性中美好的情感巧妙的融合在了一起,也表达了了民族文化和民族认同感,也弘扬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在影片的总观感上,一方面,制作组通过复刻上世纪哈尔滨中央大街的场景,让观众在观影中有了更真实的观影体验,让观众随着剧情的发展走进那段历史。另一方面影片通过共党特工与敌方斗智斗勇,从刚开始的分组行动,到独当一面,展现出革命先辈视死如归,不畏牺牲的精神。让观众感受到如果没有革命先辈的敢于牺牲,无私奉献,就没有我们如今和谐美好的生活,盛世太平来之不易,每一位国人都应当铭记历史,缅怀先辈,珍惜当下的和平。

 

4E972 


在影片的叙事方式上,采用了三幕剧的叙事结构,分为“暗号、行动、底牌、迷局、险棋、生死、前行”七个环节逐步展开。影片的两条线索互为主辅,开头部分以四名特工解救王子阳这条明线为主,中间情节侧重伪满警察局揪出“内鬼”这条暗线,但不论是明是暗,他们的命运都处在悬崖边上,随时面临危险。

在影片的人物塑造上,片子共有11个人物,这是张艺谋导演第一次在电影中尝试塑造人物群像。张宪臣机智聪慧,英勇谨慎,经验丰富,一早就识破了老冯为敌方特务,被捕后遭到严刑拷打也只字不提行动情报,展现了共产党人的坚强意志和赤胆忠心;周乙作为潜伏在伪满警察局共党特工,睿智缜密,行事果断,机智的化解了老金对他的怀疑,看见队友被折磨的不成人样也不能有一丝表情,其内心克制隐忍力让人敬佩;楚良为了给王郁争取逃脱的时间最终服毒自尽;王郁为顺利完成任务冒险吞下毒药,在得知丈夫被捕,亲骨肉在街头要饭后,在厕所用流水声掩盖哭声,演员将此刻王郁内心的痛苦表现的淋漓尽致,她是特工,但也是人妻,两个孩子的妈妈,她将小家置于大国后,表现了共产党人舍小为大和无私奉献的精神。


55B2A


在影片的视听语言中,张艺谋导演强大的美学体系为观众带来了绝佳的视觉体验。在张宪臣逃跑时的鸟瞰镜头,代表着“上帝视角”,两堵黑色的高墙和穿黑色衣服的人在狭小的空间逃跑,给人以压抑感,侧面表现了老张面临四面楚歌,危在旦夕。导演还运用了大量近景和特写镜头,例如张宪臣被用电刑,特写镜头下近乎崩溃的面容,加之电流声不断放大,展现了让观众揪心的暴力美学,他坚定的眼神表现了革命党人舍生忘死的品格。其次在影片的色调上,总体以冷色调为主,影片的黑白色彩构建了整部影片的视觉符号系统。雪的洁白,映射主角的信仰,影片中老张被枪决后,洁白的雪和革命战士流淌在地上的鲜血形成了强烈的视觉冲击,侧面表现出革命者可以为了自己的信仰,为黎明的到来而牺牲自己。与白色相衬的是角色近乎统一的黑色服装,衬托出黎明到来前的至暗时刻和身处悬崖边上的紧张氛围。楚良和王郁居住的房子是片中为数不多的暖色调,这可以看作是革命党人内心的希望和信仰,也是人性的软肋。张宪臣因在街头看到长得像自己孩子的小孩下车被捕;楚良在火车上回头看小兰引起特务对小兰身份的怀疑;周乙看到队友被枪决后手本能的抽搐,这些亲情,爱情和战友情是他们内心最柔软的部分。影片通过冷暖色调的对比和反差给观众带来了感官和情感上的双层刺激,也让影片的色调更加立体,人物形象更加丰富。

影片设计的精巧之处上,其一,影片对希区柯克著名的“炸弹理论”进行了实践,在火车戏份中,早早就暴露了特工身份,四位主角周围潜伏着一群特务,让观众从头到尾都保持着紧张感。其二在于亚细亚影院荧幕播放的是卓别林的《淘金记》中最出名的面包舞片段,主人公在等待心爱女孩的过程中跳起了面包舞,这也暗示了四位主角是夫妻,是恋人。《淘金记》还表达了生存的主题,片子的小人物在暴风雪的环境下在悬崖边上的小屋艰难求生,这和《悬崖之上》主角面临的困境相似,在哈尔滨城连绵不断的风雪下,在悬崖边徘徊于生死之间的革命党人如何绝境求生。《淘金记》的结局是主人公淘金成功,这也暗示了影片,大雪终会停止,慢慢长夜终将迎来黎明的曙光。

三、 结语

影片改编自历史上真实发生的事,历史上真实存在王子阳这个人,也有为革命奉献生命的无名英雄。电影通过极具现实主义的手法和极强的戏剧性再现了历史,讲好了中国革命党人的故事。歌颂了人民英雄,赞颂了他们的热血,奉献,牺牲,表达了对英雄崇高的敬意。导演通过镜头,画面等视听元素,打造真实的体验,让身处和平年代的我们在观影中共情。影片的留白也给了观众想象空间,谢子荣是否真的知道特务局有卧底?周乙最后身份是否败露?王郁和她的孩子日后将面临怎样的处境?最后的开放式结局也让观众体会到如今的河清海晏,时和岁丰来之不易。影片最后,老周拿走了小兰身上的药片,把最后一颗子弹留给自己,对小兰说:“我要你活着看到天亮”,某种意义上可以看作是小兰代表了新青年一代,在革命党人的保护下等到了天亮,见到了曙光。最后一幕王郁和孩子团聚也从侧面烘托了正是因为这群为党,为国,为人民而英勇斗争,舍生忘死,才得以让流离失所的同胞再次团聚。

 

40B42

 

影片的主角,就如片名一般,为顺利完成组织任务,身处悬崖之上,在至暗时刻,宁愿牺牲自己也要为国家,为后世寻觅曙光,哪怕希望渺茫,也要带着心中那份信念继续前行,向所有心向黎明,舍生忘死的革命先辈致敬!英雄永远值得我们的铭记和感恩!



 

上一条:人隔万里盼归途,祖国才是平安符--《万里归途》观影有感 下一条:《中国医生》“平凡者”的奉献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