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女排 永不言败 闪闪发光——观《夺冠》有感

2024年03月27日 14:45   点击:

作者:2019级网络与新媒体1班 颜茹玉

奖项:荣获 第二届福建省高校“学问杯”影评大赛  优秀奖


       陈可辛导演执导的影片《夺冠》给我留下了极为深刻的印象,开篇影片以白色为背景,以极其显眼的红色字体向观影者展现了几个大字“祖国至上,团结协作,顽强拼搏,永不言败”以简洁的概括率先展现了中国女排精神的精髓和总结。


1A71E


  “女排精神代表着一个时代的精神,喊出了为中华崛起而拼搏的时代最强音”,影片用引子给了观众无限的遐想,女排的精神代表了什么样的时代精神?中国女排又用什么样的方式喊出了为中华崛起而拼搏的时代最强音?它以这样的方式极大的吸引了观影者的兴趣和继续探索影片的动力,以这样一种总结和概括的形式体现了该影片想要表达的情感和精髓,这是影片的一大魅力之一。


《夺冠》这部影片,它以时间为主线,但是它的开头十分的精彩绝伦,手法十分的巧妙,它先是以倒序的形式,以2008年北京奥运会中国女排对阵美国女排的电视新闻现场报道作为电影的第一幕,它采取了近景和特写的方式展现了比赛现场的中国观众脸上贴着五星红旗,大声地为中国女排加油呐喊助威的场景,让人感受到中国国民的热情和团结一心的强大凝聚力。同时,电影还采用了中景和近景展现了中国女排运动会比赛场上互相商量对策的画面,体现了赛事的紧张和激烈。旁白对中国女排进行了介绍,卫冕冠军中国女排是中国最受欢迎的运动球队之一,三亿人收看的这场比赛引人注目,并且向我们介绍了著名的排球教练——“铁榔头”郎平女士,说她曾经和队友创造了八十年代五连冠辉煌奇迹的故事可是在这场比赛中却不是中国女排的主教练而是美国女排的主教练并且她的对手还是她多年的战友和队友,由此开始影片留下悬念,让观者引起疑惑,开始了对影片的探索,听影片对中国女排故事和中国女排精神的阐述。

以时间为主线的故事开始了......

 

       一九七八年 中国宣布改革开放 沉睡的中国社会发生历史性转型

    

电影故事回到1987年,中国宣布改革的时代,故事的背景是中国打开窗面对飞速发展的世界,渴望找到某种方式让世界重新看到自己,影片采取了大量的近景和特写展现了中国人民脸上的笑容,赋有年代感的画面让观者有种身临其境之感,画面中的女排运动会穿着那个时代的运动服饰,墙上的标语写着“时刻备战”的横幅,女排运动员都在刻苦的训练着,满头大汗却是精神抖擞,影片主角人物也在影片中随之出现,每一个女排运动员的性格特点也被一一讲述出来。

主角人物郎平缓缓出现在影片中,出现在角落中扛着杠铃,在那个时代,在那个年纪,她也曾在某个角落里,默默努力过,十八岁进入国家队,因为负重不足而拼命练体能。

电影中,女排运动员们哭过,受伤过,气馁过,想过放弃,这一幕幕被影片通过全景和近景,甚至是特写的方式展现出来,还有在运动员和教练的对话中,来展现她们的情感,她们辛苦流过的汗水,受过的伤,内心的独白,也许都是她们的勋章。

也许今天累到想放弃,但是明天醒了,心里的信念又会使她们继续拼搏和努力。

电影中有一幕,郎平终于负重了一百斤,她开始大声地尖叫,也许是开心,也许是释放内心的压抑,她一边笑一边哭,一路的艰辛,硬着头皮吞下去的苦是那样刻苦铭心。她以超过海曼的摸高为目标来要求她自己,从替补到当上主力渐渐地才会有了今天的著名“铁榔头”——郎平。

“再不拼就没机会了!”她们训练刻苦,也一直以这样的信念要求着自己,为了中华的崛起,为了新中国以全新的面貌展现在世人的面前,老一辈女排运动员有苦有血泪,有许多心酸,也有许多幸福。电影中,有一些画面让人印象深刻,她们与男排进行对打模拟赛拼命努力的样子;大年初一的夜晚没有过年,还在拼命地训练,教练的严格要求,她们累,她们痛,她们倒下了,但是仍然没有放弃,一个接一个的接着打,电影的精妙之处,在于他用近景和特写,很真实的把老一辈女排人在这一幕中的汗水和膝盖一次次重重与地板相撞的声音很真实地展现在观众的面前,她们哭了,眼睛里含着泪水,我是观影的人,我却好像身临其境,有一种很真切的心疼。有一幕特别温馨,在她们训练的背后,她们的父母正在为她们包热腾腾的饺子,当她们满身疲惫走进饭堂的时候,她们和父母团聚了,电影中采用了中景展现了她们相拥而泣的画面,父母为她们擦着眼泪,互相拥抱的画面真的很温馨,而电影很巧妙的安排了这样一幕,教练在门口悄悄看着她们的团聚,教练对女排运动员的关爱也在这里流露出来,让我们体会到,女排人,不仅训练刻苦,还意味着和家人相聚的时间少之又少,意味着许多离别。她们分析自己,分析对手,紧张的比赛,紧张的对决,比赛场上也有过小小的失利,突发的状况,全国观众的举目关注,互相鼓舞的士气,一幕又一幕,紧张、感动、激动、期待......但是,一切努力都没有白费,中国队胜利了!1981年到1986年,汗水谱写了一段中国女排的辉煌历史——中国女排成为世界排球史上第一支“五连冠”队伍;中国队以七战七胜的成绩获得了第三届世界杯比赛的冠军。举国欢聚,闪耀的火炬,美丽的烟火,万众瞩目的聚光灯,郎平的目标海曼对她说中国女排更有团队精神,中国女排泛红的眼眶,特写中郎平眼中的泪水,老教练望着国旗眼睛里的泪水......一切的一切,当五星红旗冉冉升起,全场响起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歌,终于让世界看到了不一样的中国!女排精神成为一代人的记忆......

老一辈辉煌的故事讲到这里,但是老一辈女排人的精神却一直在延续,郎平远赴美国留学,而她的好友留在国家队继续效力,新一代女排人的故事又继续延续着......这一路仍十分艰辛。

影片又一次回到2008年的北京奥运会,比赛的现场十分激动,但是遗憾的是中国队在这次比赛中失利了......看到这里,观影者有特别遗憾的感觉,但是影片十分的巧妙,故事先抑后扬,由此展开新一辈女排人的故事......






       电影中的一幕,郎平的女儿给她打来的电话,她问母亲,母亲指导的美国队赢得了冠军,她开心吗?主人公低沉的一句“开心”,让观者体会到她其实内心并不开心,她告诉女儿,中国变化很大,很多地方她已经不认识,她哭了,她低沉的“对不起”表现了她内心深深的自责......于是故事开始转折。

她辞去美国队主教练的职务,回到了中国,在这期间,中国女排也在五年间,因为球员青黄不接,实力下滑,无缘世界各大赛事奖项,甚至郎平有昔日的伙伴因为癌症去世了,她的伙伴临走前告诉郎平还想和她做队友,相信郎平能给国家队带来新的东西。一切的一切触动到了她,她选择回到中国国家队,担任主教练,可是国家队并不好带,新老队员互相之间各有各的矛盾。但是,郎平她扛着巨大的压力,分析当前的形势,作出了大胆的决定,作出了巨大的改革,顶着许多的反对,尽管这样,她坚持了,甚至她最好的朋友,最好的陪练主动放弃竞选,无条件的支持和鼓励它,一切的一切,终于!当五星红旗冉冉升起于赛场中央,当现场响起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中国女排重新站了起来,中国人民再一次以全新的面貌展现在世界面前,中国女排成功了!

《夺冠》它以时间为主要线索,展现了中国女排的历史,和刻骨铭心的心路历程,电影中有一些很触动人心的话“没有人能笑着拿冠军”、“压力就是动力 ” 、“ 打出气势 不留遗憾”,这一切的一切,告诉我们中国女讲述了中国故事,展现了中国形象!

 

(作者生活照)


获奖感言:女排精神激励着无数中国人,也激励着当代青年,电影中女排的奋斗精神让我为之触动,作为一名学习电影的青年,通过对电影的分析,让我深切体会电影的艺术之美,用心去感受其中所蕴含的艺术魅力,通过陈可辛导演的拍摄影视设计和拍摄手法,让人们回顾一段中国难忘和精彩的历史精神, 为之振奋。





上一条:《一个都不能少》--坚守与坚持 下一条:回家,是最美的归途 ——《万里归途》影评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