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家,是最美的归途 ——《万里归途》影评

2024年03月15日 15:05   点击:

作者:2022级审计学1班 余定定

奖项:荣获 第四届福建省高校“学问杯”影评大赛  二等奖

 

在每个中国人的心目中,“回家”二字都蕴含着极其温暖的情怀。《万里归途》这部电影,正是讲述了一个关于“回家”的故事。《万里归途》根据真实的“利比亚撤侨事件”改编创作而来,张译饰演的主人公宗大伟,原型是中国著名外交家孙必干。电影中,外交官宗大伟与外交部新人成朗临危不惧,舍小家为大家,在战火纷飞的努米亚共和国支援撤侨行动,始终坚守在第一线。

 

作为一部主旋律电影,《万里归途》显得格外真实和真诚。不同于以往塑造个人英雄主义的套路,这部影片非常现实主义。《万里归途》在视听语言上下足了功夫。这部电影没有一味依靠特效纷飞来赚足观众们的眼球,而是真正把时长放在观众们想看的情节上。其次,影片将视觉焦点放在了中国外交官上,让观众对于外交官的工作和面临的各种情况有了清晰的了解。他们面临战斗而又赤手空拳,不得不利用自身的勇敢与机智浴血奋战,这种夸张的反差感十分富有戏剧张力,以冲突与悬疑有效捕获了读者的心理。


 

色彩与场景的还原

《万里归途》的影调是比土黄色更深的偏咖啡色的色彩处理,当整体明度降下来,残酷、恐惧的心理感受就会得到强化。

影片中,大量的场景在宁夏银川拍摄,戈壁滩、沙漠、红湖废墟、矿坑和大峡谷。极具地域特色的景观环境、陌生的异域风情也触发了观众的猎奇心理。这部电影充斥着枪炮、爆炸、血、断肢,拥有着一切大片该有的氛围。此外,在影片的高潮段落,中国外交官与反政府军在努图边境紧张对峙。地貌险峻的景观非常壮观,巨大的压迫感配合暗色调完成了对战争场景的还原,增加了观众的体验感,战争的压抑沉重感达到了巅峰。

影片通过长镜头与手持镜头的结合,写尽末世的苦难与苍凉。影片开头路边累累的尸体,被叛军吊死在高速路广告牌上的人们,城市沦为荒漠,土地上一片片瓦砾,废弃的旧市场荒无人烟,却是上百名中国工人的藏身之所.....就在宗大伟给政府军军官点烟的瞬间,枪声响起,军官当场殒命;这一幅幅“人间地狱”式的惨景,瞬间让观众理解了什么是战场,更深层次了解乱世之中的恐怖,人命如草芥。

 


 

复现台词的隐喻

影片中,“面具戴久了,就真成你脸了”是一句出现了三次的重要台词。这句台词不仅承载了重要的剧情发展线索功能,同时表现了在人物刻画与心理深度发掘的力量。成朗很可能是从前的宗大伟。他们骨子里都透着太强的理想主义,唯一不同的,是宗大伟已经足够成熟,他有着太多的顾虑。宗大伟年轻时也像成朗那样热血、不怕牺牲,但他现在对家人充满了牵挂,也就是说,他的社会面具开始动摇,开始脱落了。他不再想着立功,他想要听从自己的内心,摘下面具,放下使馆领导、章宁、成朗对他的某种英雄、“救世主”式的期待,但是职业的使命感让他一次次挺身而出。在面对两次“轮盘赌”时,他从第一次的犹豫、害怕、恐惧转为了拼死也要带同胞们回家的视死如归。而成朗,面临自己一个人带领大部队寻找回家的路时、勇敢举起摄像机喊出“真相永远不会被掩藏”时,观众们也能看到他的成长。

外交官并非生来就是英雄,他们同样也都有着人类的自私、自我维护的天性。但面临生死,面对中国子民们的期望,他们挺身而出,凡人亦成真英雄。而本片中高潮部分,也就是两人的争论:到底要不要告诉群众真相?两位主角的选择都有问题,两个选择都有优点,剧情里也都落地告诉观众,观众们自然而然地就开始站队选择,期待后续的剧情。


 

声画蒙太奇的妙用

炸裂的场面离不开音效的配合,电影的爆破声和呐喊声一同构建了战争场面的恐怖与震撼。情感表达段落,导演用声画对立方式提升电影艺术质感,充分发挥声音的抒情叙事功能。努米亚女孩儿念着《一年零一夜》的故事,搭配中国工人们在荒漠上徒步、艰难前行的全景,单调的声音却强调了人物对生的渴求。

当宗大伟圆满完成撤侨任务,急急忙忙往家赶时,一声爆炸般的巨响突然出现。原来是人们为了欢度元宵而放的烟花。可是当巨响的声音先于影像出现时,宗大伟立刻皱眉,抬头看见烟花后,他才放下了一口气。心有除悸的恐怕还有观众,前几分钟,观众们还和宗大伟一同处于那个炮火横行的战乱地区。导演巧妙地利用观众的情绪开了一个玩笑,这里的声画蒙太奇却也警示着生在和平中的人们战争的残酷和无情。

在影片开头宗大伟和成朗登上驻外大使馆的天台,导演给了一个全景镜头,在镜头缓慢的调度下整个环境空间变得立体而真实,调动起观众们的紧张感,开始期待故事发展。另外,景观的平行蒙太奇也在片中多次出现,破碎的建筑旁是唱诗的流民、被迫分离的母女、惨叫绝望的青年和无奈自杀的士兵。回到中国后看见的是北京街头漫步的人们、安静的公寓高楼、海滩的青年,形成了鲜明对比。导演用动静结合的镜头语言让我们看到了战争带给人的苦难,在弘扬中国形象的同时也在宣扬反战,满怀对第三世界的悲悯。

《万里归途》除了带给观众身临其境的感受之外,也引发了每一个人的爱国主义情怀和民族自豪感。“同志们,现在,请大家把手中的护照和国旗举起来。我们带大家,回家!”听到宗大伟激动地喊着,看到机场一片都是中国红的颜色,让人看完感到自己“何其有幸,得以生在中国。”影片中的努米亚共和国,与中国的政府形成了鲜明的对比,面对在海外的侨胞,我们的政府不遗余力的开展撤侨行动,不计成本用卫星定位进行支援,力求把每个中华儿女带回家乡,很好的贯彻了祖国是强大后盾这个点。《万里归途》用每一个细节告诉着我们,生于华夏,何其有幸。

在我看来,电影最终要表达的一个主题就是“回家”。无论道路多么漫长和曲折,我们总想回家,因为我们都知道,回家就有了保护,就有了爱,就有了温暖。电影中,每个人都想要“回家”,“回家”是回国家,回到这片国富民强、安居乐业的土地;“回家”也是回每个人的小家,那里有家人、有朋友,有这个世界上最美的思念。电影的最后,所有人都回到了自己的家。回家的那天正值元宵节,正是我们国家关于“团圆”的传统节日。镜头一幕幕的展现着中国人民的日常生活,让所有人感受到了安宁和富足。

无论是电影中还是现实中,我们国家的撤侨行动圆满完成,中华儿女踏上了归途,回到了自己的土地。可是,在这个世界上,还有许许多多的人因为战乱无法踏上归途。我们是幸运的,能够生于中国,长于盛世。但是我们也要清楚的知道,美好的背后是有人在负重前行。我们应该感恩国家、感恩那些英雄们。我们更要鞭策自己,吾辈当自强。

(作者生活照)


获奖感言:

“无论身在何方,故乡的土地和土气如影随形地拥抱着我,是我命中注定的精神基因和心灵滋养。”当我看完《万里归途》后,我感觉到生命的真谛,来源于心中熊熊燃烧的信念。电影向观众展示了战争的残酷,却又用主角宗大伟温暖坚定的心抚慰着每一个渴望回家的灵魂。当黑暗笼罩,总会有一束光照亮前方。饱受战争摧残,一个个鲜活的生命依然挺立,更是在告诉我们,人民至上,生命至上。




















 

上一条:中国女排 永不言败 闪闪发光——观《夺冠》有感 下一条:“我”和“我的祖国”

关闭